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0-31
點擊次數:60
本文由濟南賽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
一、標準定位與適用范圍
GB/T 1037-2021是中國國家標準,專門用于測定塑料薄膜、復合膜、片狀材料(如人造革、紙張、無紡布)在特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的水蒸氣透過性能。該標準通過杯式增重法與減重法兩種技術路徑,為材料阻隔性評估提供科學依據,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、醫藥防潮、電子元件保護、建筑防水等領域。
二、測試原理與方法對比
1. 增重法
原理:將干燥劑(如無水氯化鈣)置于透濕杯內,試樣密封于杯口。在恒溫恒濕環境中,水蒸氣透過試樣被干燥劑吸收,導致透濕杯質量增加。通過周期性稱重,計算水蒸氣透過量(WVT)和透過系數(P)。
適用場景:低水蒸氣透過率材料(如高阻隔性包裝膜),精度高,適合長時間連續監測。
操作要點:
干燥劑需通過0.60mm~2.36mm篩網,使用前在200℃±2℃烘箱中干燥2小時。
透濕杯內干燥劑需定期振動混合,避免上層干燥劑失效。
試驗環境:38℃、90%RH(典型條件)。
2. 減重法
原理:將蒸餾水或飽和鹽溶液置于透濕杯內,試樣密封于杯口。水蒸氣透過試樣進入環境,導致透濕杯質量減輕。通過周期性稱重,計算WVT和P。
適用場景:高水蒸氣透過率材料(如透氣膜),操作簡便,適應不同厚度試樣。
操作要點:
蒸餾水需覆蓋杯底且不接觸試樣,水溫與試驗溫度偏差≤±1℃。
試驗環境:38℃、10%RH(典型條件)。
倒杯法(試樣與水直接接觸)適用于模擬含水量較高物體或液體接觸的包材透濕過程(如醫用敷料)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行業價值
食品包裝:評估共擠膜、口服液體藥用復合膜的防潮性能,延長產品保質期。
醫藥領域:測試醫用敷料、創面敷料的保濕性能,確保產品有效性。
電子行業:控制電子元件包裝材料的透濕率,防止濕氣導致的性能下降。
建筑與建材:評估防水透氣膜、太陽能背板的透濕性,提升材料耐久性。
紡織品:檢測防水透氣布料、無紡布的透濕性,優化產品舒適度。